武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武宁县2023-2025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武宁县2023-2025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
试点项目实施方案
为做好我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实施工作,促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的通知》(农办农〔2021〕10号)和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关于做好2021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有关工作的通知》(农农(肥水)〔2021〕20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助力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种养循环农业发展新模式。
二、目标任务
2023-2025年,在全县开展粪肥就地消纳、就近还田奖补试点,构建3种粪肥还田组织运行模式,扶持一批专业化服务主体提供粪肥收集、处理、施用服务,带动县域内粪污基本还田,推动化肥减量化,促进耕地质量提升和农业绿色发展。每年创建农作物有机肥应用示范区面积不少于10万亩,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聚焦我县主要作物和特色产业,通过试点项目实施,形成发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的技术模式、组织方式和奖补方式,集中力量打造一批有亮点、可复制、能带动的示范园区和基地,带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推广普及。
三、实施内容
(一)实施区域与布局规模
以规模养殖场区及粪肥还田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中心,以泉口、鲁溪、官莲、宋溪、澧溪、船滩、清江、石渡、石门楼、新宁、罗坪等乡镇为重点,实行县域整体推进。全县每年实施规模为10万亩,其中水稻7万亩、蔬菜1万亩、茶叶1万亩、水果1万亩(见附件1)。以粮食产区为主,兼顾果蔬茶,分类细化应用,示范引领,整体推进粪肥就近消纳、就近还田奖补试点。
(二)建设内容与资金安排
1.设立粪污处理社会化服务项目。每年安排专项资金800万元,支持专业化服务组织提供全环节服务,依据还田面积按亩均标准打包奖补,其中每亩平均奖补不超过80元,补贴比例不超过本地区粪肥收集处理施用总成本的30%。重点扶持2家粪肥还田利用专业化服务组织,按照就地就近还田与产业布局相结合,不同作物承载力和播种面积相结合原则,开展粪肥收集、处理、运输与还田施用服务。
2.设立有机肥应用示范区项目。支持推进粮食生产绿色发展,每年安排项目专项资金100万元,由县统一采购商品有机肥,建设优质粮食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1万亩。通过开展优质商品有机肥集成示范,推动农业化肥减量化,粪肥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实现耕地质量提升和农业绿色发展。
3.设立基础经费项目。一是设立绿色种养循环技术研究项目,每年安排项目专项资金80万元。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粪肥应用技术示范区建设、粪肥样品采集、粪肥应用监测点建设与效果评价、产品抽检、粪肥还田应用技术攻关试验研究与技术模式构建等,推进粪肥还田应用技术深入研究,总结适宜我县不同农作物粪肥还田应用技术新模式。二是设立项目综合管理。每年安排资金20万元,由县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使用,用于组织开展信息对接、技术服务、宣传培训、检查督导、示范观摩、学习交流、成果总结、项目验收、绩效评价和财务审计等项目管理工作。
(三)进度安排
1.第一阶段:每年1-4月,根据本实施方案组织主体申报并挂网招标,确定项目实施主体。
2.第二阶段:每年5-11月,组织项目实施。
3.第三阶段:每年12月,完成项目验收、奖补资金发放、项目总结上报。
(四)实施内容调整要求
每年的项目实施内容(如示范任务面积、资金安排等)如需调整,由县农业农村局牵头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微调方案,报请县政府分管领导同意后,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调整意见并组织实施。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1.成立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项目实施工作调度,强化项目实施情况检查,严格项目资金管理。
2.各乡镇负责辖区内粪肥还田利用工作,严格履行属地管理责任;规范并建立镇村收集、运输、处理及应用工作体系;培育以粪肥收集处理应用为中心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引导种植主体与养殖主体对接,协调消纳粪肥配套土地,促进形成村级粪肥利用产业链条,建立绿色种养循环农业长效机制。
3.县生态环境局负责对畜禽规模养殖场(户)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加强产品、土壤监测工作;对未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造成环境污染的规模养殖场(户)依法严处;督促规模养殖场(户)落实强制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制度。
4.县农业农村局负责项目宣传、培训与实施工作,组织协调种养产业对接,促进种养结合循环发展;鼓励和引导种植主体开展沼液和经无害化处理的粪肥还田利用,加强技术指导服务;负责畜禽粪肥质量、产品质量安全和技术标准的监督和管理;协助做好粪肥利用台账、技术研发与推广、产品推荐服务等工作。负责宣传、指导规模养殖场(户)选择合适的畜禽粪污综合处置模式;推广绿色养殖技术和节水、节料清洁养殖工艺等实用技术,实现源头减量。指导规模养殖场(户)主动承担主体责任,自觉执行畜禽粪肥还田利用制度,全面配套建设处理设施,建立健全粪污去向与利用台账,做到有据可查。同时,由县农业农村局成立专家指导组,负责全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的技术指导工作。
5.县财政局负责及时拨付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奖补资金,并指导有关单位规范资金使用和管理,严禁截留、挪用和超范围支出。
6.县审计局负责监督审计项目的资金使用。
(二)加强技术服务
聘请省级专家,组织专家分区域、分作物、分畜禽粪肥种类制定相应还田技术方案,开展技术培训,指导社会化服务组织、养殖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民落实好关键技术。培育新型服务组织,开展畜禽粪污收集处理、有机肥积造、运输、施用等社会化服务。强化产学研协作攻关,形成一套可复制、能推广、易操作的绿色种养循环技术模式。
(三)加强宣传引导
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力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宣传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在推动产品提质增效、农业绿色循环发展等方面的成效,营造良好氛围。
(四)加强项目管理
一是规范招投标。采用政府采购公开招标方式(电子标)。每年设2个标段,即:1标(约53000亩),包含甫田、澧溪、船滩、东林、上汤、石渡、清江、石门楼、罗溪、新宁共10个乡镇;2标(约47000亩),包含大洞、泉口、横路、鲁溪、官莲、宋溪、罗坪、杨洲共8个乡镇。二是规范资金使用。切实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建立资金使用专账,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严格资金使用范围,严禁截留、挪用和超范围支出,做到专款专用。三是规范资金拨付。每年完成项目任务60%,支付中标价款30%;完成项目任务100%,支付中标价款70%;经省级验收合格或审计后,按实际量付清(不得超过中标价)。
(五)加强监督检查
项目实施主体要明确相关人员的工作责任,建立工作进度报告制度、定期自查自纠制度等,县项目工作领导小组、责任乡镇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及时掌握项目任务落实、资金使用、工作进度、效果评价等情况。对项目管理不健全、实施效果不理想、资金使用不规范等情况予以通报批评并限期改正。
附件:1.武宁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2.武宁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示范任务分解表
3.武宁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技术指导小组成员名单
附件1
武宁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工作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武文斌 县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黎高峰 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成 员:刘 迎 县财政局副局长
王 钦 县审计局副局长
夏明天 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李 影 县生态环境局副局长
阮长兵 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由黎高峰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附件2
武宁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
示范任务分解表
单位:亩
作物 乡镇 |
水稻 |
蔬菜 |
水果 |
茶叶 |
合计 |
大洞乡 |
2000 |
200 |
200 |
2400 | |
泉口镇 |
4000 |
500 |
200 |
400 |
5100 |
横路乡 |
5000 |
500 |
500 |
6000 | |
鲁溪镇 |
5000 |
800 |
300 |
5000 |
11100 |
官莲乡 |
4000 |
500 |
800 |
5300 | |
宋溪镇 |
4000 |
800 |
2000 |
300 |
7100 |
甫田乡 |
4000 |
700 |
500 |
500 |
5700 |
澧溪镇 |
5000 |
500 |
500 |
6000 | |
船滩镇 |
5000 |
500 |
500 |
6000 | |
东林乡 |
2000 |
300 |
200 |
500 |
3000 |
上汤乡 |
2000 |
200 |
200 |
2400 | |
石渡乡 |
4000 |
500 |
500 |
500 |
5500 |
清江乡 |
5000 |
500 |
600 |
6100 | |
石门楼镇 |
5000 |
500 |
300 |
1000 |
6800 |
罗溪乡 |
2000 |
200 |
200 |
2400 | |
新宁镇 |
5000 |
2000 |
1000 |
1400 |
9400 |
罗坪镇 |
5000 |
500 |
1000 |
6500 | |
杨洲乡 |
2000 |
300 |
500 |
400 |
3200 |
合计 |
70000 |
10000 |
10000 |
10000 |
100000 |
附件3
武宁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
技术指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夏明天 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副组长:阮长兵 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
李 春 县种子管理局党支部书记、高级农艺师
成 员:陈张晴 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高级农艺师
温志余 县农业农村局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股股长、
畜牧兽医师
柯祥军 县农业农村局畜牧渔业渔政股负责人、
高级畜牧兽医师
柯 玲 县农业农村局计财股股长、农艺师
窦桂河 县农业农村局科技教育发展与宣传股负责人、高级农艺师
卢新林 县农业农村局种业与植保植检股负责人、高级农艺师
刘礼翼 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股股长、农艺师
黄 峰 县农业农村局办公室负责人、农艺师
曹灵丹 县农业农村局干部、助理农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