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宁县“两山”转化成果显著 成为全国绿色标杆
在11月19日举行的第十届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南昌年会上,我县被生态环境部正式命名为第六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这是我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创新推动“两山”转化取得的显著成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评选旨在推进生态文明供给侧模式创新,打造绿色惠民、绿色共享品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模式,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标杆样板,示范引领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首批生态保护与建设典型示范区,近年来我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聚焦作示范勇争先,在全国率先推出了林长制,在全省率先建立了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中心,率先在全省完成了县级生态资源GEP核算,通过探索“林长+双碳”的新路径,让躺在地上、长在山里的一切生态资源,都可以转换成真金白银,为解决生态产品“度量难、抵押难、变现难、交易难”等四个难题提供了“武宁样板”。截至目前,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中心已收储各类生态资源5.3万项,生态总价值高达172.2亿元,发放贷款4100多万元。
在探索打造生态价值转换“武宁样板”的同时,我县“全境护山、全域理水、全面治污”,立体式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在山上“禁伐二十年,呵护原生态”,探索实施“林长制”管山护林;在湖中,全面落实并升级“河长制”,开展“清河行动”;在城区,全面改造提升污水处理系统;在乡村,全域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基本实现了天然林“零砍伐”、污染物“零排放”、化肥农药“零增长”的目标。通过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推进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创新推广“多员合一”生态管护和5G+长效管护,全面涵养更加秀美的自然山水生态。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5.96%,位列全市第二;PM2.5浓度均值全市最低,排名稳居全市第一。
绿水青山“高颜值”与经济发展“高质量”相得益彰,目前我县已经构建起以数字经济、绿色光电、智能家居等产业为主的生态工业体系,成功打造国家4A级景区3个、3A级景区8个,先后荣获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2021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全国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十佳县、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李焱)